結合了幾個常見的失敗案例,總結出以下幾個個高頻錯誤+保姆級解決方案,看完你也能烤出蓬鬆不翻車的完美蛋糕!有說的不對的地方歡迎大佬指出加補充哈!
目錄
一、蛋白打發(可以理解為給房子打鋼筋的重要程度)
蛋白霜軟塌塌像泡沫水,打半天也立不起尖角;蛋糕烤完高度不夠,切開全是溼黏的布丁層。原理很簡單,蛋白霜就像是蛋糕蓬鬆的“骨架”,打發不到位就像蓋房子沒鋼筋,註定塌!
正確操作如下!!!
首先是工具
:打蛋盆和打蛋頭必須無水無油!一滴水都會讓蛋白打不發。(沒開玩笑別真偷懶,一滴水掛在壁上都不行)

其次是技巧
:新手用冷藏雞蛋更好打發,蛋清分離後立刻開打,別等回溫;分3次加糖:粗泡→細泡→有紋路時各加一次,打到提起打蛋頭有小彎鉤(溼性發泡)即可。別追求“直立尖角”!過度打發會讓蛋糕烤時開裂,涼後回縮。

二、攪拌手法別失誤,否則一招消泡毀所有
是不是在網上搜到的關於打蛋白都會說到“消泡”這個字眼,但這個“消泡”到底是什麼意思呢,以及如何判斷消泡是個啥狀態呢,那我用大白話來通俗的講講吧:消泡的麵糊攪拌過程中,肉眼可見的下沉,麵糊粗糙,變少,變稀,刮刀劃過的地方有大量的泡泡破裂;消泡的麵糊用平常烤蛋糕卷的溫度時間烘烤出來的成品,表面都是氣孔,捲起來表面開裂,底部和四邊全部油皮,切開內裡組織粗糙,能吃但簡稱就是翻車啦!

切記麵糊混合時不能瘋狂的畫圈攪拌,這樣烤出的蛋糕像死麵餅,攪拌太猛會戳破蛋白霜的氣泡,麵糊變稀,蛋糕失去支撐力。

正確操作如下!!!
翻拌法:像炒菜一樣,先切後翻,用刮刀從底部往上翻,另一隻手轉盆,依次推進。
混合順序別亂:先挖1/3蛋白霜到蛋黃糊裡拌勻,再倒回蛋白霜中混合減少消泡。
速度要快:從混合到入爐不超過5分鐘,久了麵糊會消泡的哈
三、烤箱溫度這方面
正確操作如下!!!
必做預熱:蛋糕糊做好前10分鐘就開烤箱預熱,達到設定溫度再放進去。
測試溫差:花20元買個烤箱溫度計,實測比顯示屏更準!
調整技巧:表面開裂:調低上火或蓋錫紙;底部凹陷:調低下火,或烤盤下墊個烤架。
四、工具和材料選錯全白搭!
比如用不粘模具烤戚風,蛋糕死活爬不高;或者低筋麵粉錯買成高筋,蛋糕硬得像磚頭。
正確操作如下!!!
模具:新手首選陽極鋁戚風模(不要不粘塗層!),利於蛋糕攀爬。
麵粉:認準“低筋麵粉”,蛋白質含量8.5%左右,過篩後再用。
量具:別憑感覺!別真覺得“我的眼睛就是尺”,看一眼就知道幾斤幾兩,老實買個電子秤精確到克的那種,尤其糖和油比例錯了必翻車。
五、出爐後處理(是不是以為出爐就萬事大吉了),大No特No
蛋糕沒涼透就脫模,縮腰塌陷沒商量。

出爐前一定要做的三個步驟:
震熱氣:出爐後立刻從20cm高處摔幾下,震出內部熱氣。
倒扣放涼:用兩個碗架起模具,倒扣1小時以上,等完全涼透再脫模。
脫模手法:用手輕輕扒開蛋糕邊緣,再用脫模刀劃一圈,頂出底部。
六、判斷熟不熟
切開發現中間溼黏,以為沒熟又回爐,結果越烤越幹。

正確操作如下!!!
觀察狀態:蛋糕升至最高點後微微回落,表面金黃即可。
竹籤測試:插進蛋糕中心,抽出時乾淨無屑=熟了;有溼麵糊=繼續烤一會兒。
手感輕拍:輕按蛋糕表面,能回彈不留坑就是熟了。
七、其他高頻翻車點
麵糊裝太滿
:別貪多裝到模具八九分滿,烤時溢位蘑菇頭。正確做法裝7分滿就夠啦,多出的麵糊用紙杯烤小蛋糕,在加點其他小料一樣好吃~。

亂改配方
:不要嘗試減糖50%、用玉米油代替黃油,導致的組織不穩定。新手老老實實嚴格按配方走,成功後再嘗試調整。
奶油打發失敗
:無水無油是關鍵!其次別用常溫淡奶油打發,否則直接變豆腐渣;應該提前將奶油、打蛋盆、打蛋頭冷藏4小時以上(最佳溫度4-8°C);夏季可隔冰水打發(冰袋墊盆底)
參考資料
- 專業烘焙師不藏私訣竅:烤蛋糕零失敗完全指南
- 台灣在地食材烘焙應用特輯
- 國際甜點大賽冠軍的獨門配方
- 烘焙科學實驗室:材料特性解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