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老張,一個與植物相伴三十載的老園丁,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一種在臺灣山野間常見卻又常被忽略的植物——山螞蝗。這種植物啊,看似不起眼,實則內藏乾坤,從它的分佈到種植,都有不少學問呢。
山螞蝗植物介紹
山螞蝗植物介紹:分佈範圍
山螞蝗在臺灣的分佈極為廣泛,從低海拔的荒地、草地,到中海拔的山坡、林緣,都能見到它的身影。尤其是在臺灣南部,山螞蝗更是常見,常常能見到成片生長的景象。除了臺灣,山螞蝗在中國大陸的秦嶺淮河以南各省區也有分佈,甚至在印度、尼泊爾、緬甸、朝鮮和日本都能見到它的蹤跡。
山螞蝗植物介紹:別稱與俗名
山螞蝗在臺灣有著不少別稱,比如「山馬蝗」「尖葉長柄山螞蝗」「逢人打」等等。這些別稱啊,都反映了山螞蝗在民間的一些特性或是用途。比如「逢人打」這個名字,就形象地描述了山螞蝗的種子或是果實容易粘附在人身上的特性。
山螞蝗植物介紹:科屬與界別
山螞蝗屬於豆科長柄山螞蝗屬,在植物分類學上,它可是有著明確的「身份證」的。豆科植物啊,大多數都是具有經濟價值的,比如我們常吃的黃豆、綠豆,都是豆科植物的一員。
山螞蝗植物介紹:生長環境
山螞蝗喜歡溫暖濕潤的環境,對土壤的要求不嚴,但以肥沃、排水良好的黏壤土為佳。在臺灣,它常常生長在山坡路旁、草坡、次生闊葉林下或是高山草甸處。這些地方,光照充足,水分適中,正是山螞蝗最愛的生長環境。

山螞蝗植物分類
山螞蝗植物分類名稱
山螞蝗在植物分類學上,屬於長柄山螞蝗屬,學名是Hylodesmum podocarpum subsp. oxyphyllum。這個學名,雖然長了一點,但可是山螞蝗的「國際護照」,無論在哪裡,只要提到這個學名,大家就知道是說的哪種植物了。
莖的特徵
山螞蝗的莖,根莖稍有木質化,莖上還有細縱紋,表面疏被伸展的短柔毛。這樣的莖,既有一定的硬度,又帶有柔軟的質感,讓山螞蝗在生長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支撐自己的葉片和花朵。
葉的特徵
山螞蝗的葉,是羽狀三出復葉,小葉有三片。葉柄長短不一,生在莖上部的葉柄較短,生在莖下部的葉柄則較長。小葉的形狀啊,頂生小葉是菱形的,先端漸尖,基部楔形;側生小葉則是斜卵形的,稍小一些。葉片的表面,疏被短柔毛或幾無毛,摸起來滑滑的,帶有一點兒粗糙感。
花的特徵
山螞蝗植物分類的花,是紫紅色的,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,頂生或頂生和腋生。花梗長短不一,結果時會增長。花萼是鐘形的,裂片極短;花冠則是蝶形的,旗瓣寬倒卵形,翼瓣窄橢圓形,龍骨瓣與翼瓣相似。這樣的花,雖然小,但卻非常精緻,仔細看還能發現花瓣上的紋理呢。

山螞蝗特徵
山螞蝗特徵:植株形態
山螞蝗的植株,一般高五十到一百釐米,是小灌木或直立草本。它的根莖稍有木質化,莖上有細縱紋,表面疏被伸展的短柔毛。這樣的植株,既有一定的高度,又帶有柔軟的質感,讓山螞蝗在生長過程中能夠更好地適應環境。
山螞蝗特徵:葉片變化
山螞蝗的葉片,會隨著生長階段的變化而有所變化。幼嫩的葉片,葉面光滑,帶有一點兒綠色;成熟的葉片,葉面則會帶有一點兒粗糙感,顏色也會更深一些。這樣的葉片,既能進行光合作用,又能為山螞蝗提供一定的保護。
山螞蝗特徵:花色與花期
山螞蝗的花,是紫紅色的,非常鮮豔。它的花期,一般在八到九月,正是臺灣夏季最熱的時候。這樣的花期,既能讓山螞蝗在生長旺盛期進行繁殖,又能避免與其他植物的花期重疊,從而提高繁殖成功率。
山螞蝗特徵:果實特性
山螞蝗的果實,是豆莢形的,表面密被帶鉤的小毛。這樣的果實,成熟後容易粘附在人或動物的身上,從而達到傳播種子的目的。而且,山螞蝗的種子非常小,數量又多,這樣的繁殖策略,讓山螞蝗在生長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擴大種群。

山螞蝗主要價值
山螞蝗主要價值:藥用價值
山螞蝗在臺灣民間,可是有著「小神藥」的稱號。它的全草,都可以入藥,具有祛風除濕、活血解毒的功效。對於風濕痹痛、崩中帶下、咽喉炎、乳癰、跌打損傷、毒蛇咬傷等病症,都有著很好的療效。我老張,就常常用山螞蝗來治療一些小傷小病,效果,可是非常不錯的。
山螞蝗主要價值:食用與飼料價值
山螞蝗的嫩葉,還可以作為飼料及綠肥。在臺灣的一些農村地區,人們常常會收集山螞蝗的嫩葉來餵養家畜或是作為農作物的肥料。這樣的利用方式啊,既環保又經濟,還能提高農作物的產量和質量呢。
山螞蝗主要價值:生態價值
山螞蝗在生態系統中,也有著重要的作用。它能夠固定土壤、防止水土流失;還能為一些昆蟲和小動物提供食物和棲息地。在臺灣的山野間,山螞蝗常常是生態系統中的一環,與其他植物和動物共同構成了一個和諧的生態群落。
山螞蝗主要價值:觀賞價值
山螞蝗的花,雖然小,但卻非常精緻。在臺灣的一些植物園或是公園裡,人們常常會種植一些山螞蝗來觀賞。尤其是到了花期,滿園的紫紅色花朵,真是美不勝收呢。
山螞蝗種植
山螞蝗種植地點
在臺灣,想要種植山螞蝗的話,可以去東山動植物園看看。東山動植物園,可是臺灣著名的植物園之一,裡面種植著大量的珍稀植物和花卉。在東山動植物園裡,人們常常會種植一些山螞蝗來供遊客觀賞或是進行科研工作。
山螞蝗種植方法
種植山螞蝗,方法其實很簡單。
- 首先,要選擇肥沃、排水良好的黏壤土作為種植地;
- 然後,在春季或是秋季進行播種或是分株繁殖。
- 播種的話,要先整地開畦,按行距三十釐米開橫溝播種;
- 分株繁殖的話,則是在春天雨季拔取帶根小苗栽種。
- 種植後,要定期除草、追肥、澆水,保持土壤的濕潤和肥沃。
山螞蝗種植季節
山螞蝗的種植季節,一般在春季或是秋季。這兩個季節,氣溫適中、雨水充沛,正是山螞蝗生長的最佳時期。在春季種植的話,山螞蝗能在夏季開花結果;在秋季種植的話,則能在來年春季開花結果。
管理與維護
種植山螞蝗後,還要進行定期的管理與維護。
- 要定期除草、追肥、澆水;還要防治病蟲害的侵襲。
- 在管理過程中,要注意觀察山螞蝗的生長狀況,及時調整管理策略。
這樣,才能讓山螞蝗健康生長、開花結果。
山螞蝗注意事項
採收與加工
採收山螞蝗的話,要在秋季進行。這時候的山螞蝗,全草已經成熟、藥效最佳。採收後,要抖去泥土、鮮用或是切段曬乾。在加工過程中,要注意保持山螞蝗的完整性、避免破壞其藥效成分。
用藥安全
使用山螞蝗入藥的話,要注意用藥安全。雖然山螞蝗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,但也不能過量使用或是長期使用。在使用前,最好先諮詢醫生的意見、確保用藥安全。
生態保護
在採集或是種植山螞蝗的話,還要注意生態保護。不能過度採集或是破壞山螞蝗的生長環境、影響其種群數量。在採集或種植過程中,要遵守相關的法規和規定、確保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。
傳播與教育
最後,我老張還想說一句:山螞蝗這種植物,雖然常見但卻內藏乾坤。我們應該多了解它、多傳播它、讓更多的人知道它的好處和價值。在臺灣,我們可以組織一些植物科普活動或是講座、讓更多的人了解山螞蝗和其他植物、共同保護我們的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。
想了解更多關於生态修复新选择:【山蚂蝗】在水土保持中的实际应用 →東山動植物園全攻略
山螞蝗問答時間:
問題一:山螞蝗屬的豆莢怎麼樣?
答:山螞蝗屬的豆莢,是豆莢形的,表面密被帶鉤的小毛。這樣的豆莢,成熟後容易粘附在人或動物的身上,從而達到傳播種子的目的。而且,山螞蝗的種子非常小,數量又多,這樣的繁殖策略,讓山螞蝗在生長過程中能夠更好地擴大種群。
問題二:雙節山螞蝗是臺灣特有種植物嗎?
答:雙節山螞蝗,並不是臺灣特有的植物種。它屬於山螞蝗屬的一種,在臺灣和其他地區都有分佈。不過,在臺灣的山野間,雙節山螞蝗也是常見的植物之一呢。
問題三:變節山螞蝗是什麼?
答:變節山螞蝗,也是山螞蝗屬的一種。它的特徵和山螞蝗屬的其他植物有些相似,但也有一些獨特的特徵。比如,它的葉片可能會有一些變化、花色也可能會有所不同。不過,想要準確辨別變節山螞蝗和其他山螞蝗屬的植物,還是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和經驗呢。